社会历史沿革厅

2018-11-08 10:20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18.11.06.png

      (点击上图观赏社会历史沿革厅全景VR)


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并且拥有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目前人口约一千多万人,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达250多万。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凉山彝族还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1956年,凉山彝族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废除了奴隶社会制度,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建成于1985年8月4日,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座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被誉为“专题博物馆的典范”,亦是我国彝族文化较为集中的一所民族学专题藏馆。

目前馆藏文物共四千余件,其中一级文物90件,二级文物178件,三级文物8件。馆藏的许多文物和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对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博物馆展览内容丰富,分门别类地展示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历法、文学艺术等内容,多方面、多角度地再现凉山彝族历史全貌。


奴隶社会博物馆logo.png


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历史沿革厅



01

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区域北抵大渡河,南至金沙江,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全州面积6.01万平方公里,辖西昌市、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金阳、昭觉、喜德、越西、甘洛、冕宁、雷波、美姑、盐源、木里藏族自治县,共1 7个县(市)。

凉山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既有“川南粮仓”之称的安宁河谷平原,又有群峰耸峙、山势陡峭的高山深谷。除安宁河平原外,绵延起伏的山峦中,河谷两岸多有一些面积大小不一的坝子,如昭觉坝、越西坝、布拖坝等。境内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由北向南蜿蜒奔流,邛海、马湖、泸沽湖等天然湖泊,像明珠一样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

凉山全境高山耸立,峡谷纵深,山川相间,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境内海拔最高的恰拿多吉山5958米。传统上人们以黄毛埂为大小凉山的分界线;一般以黄毛埂以西、安宁河以东地区称大凉山,以黄毛埂以东至金沙江畔称小凉山。因大凉山山势平缓,小凉山山势陡峭险峻、河谷幽深,故有“大凉山山不大,小凉山山不小”之说。


02

语言、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分六大方言区,凉山彝族属北部方言,其中又分为“依诺、什扎、所地”三个土语区。

凉山彝语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修饰语置于被修饰语之后,如汉语中“红色的花”,彝语则为“花红色的”。形容词、动词重叠表疑问,如“好好”、“来来”等均表示疑问。

彝文是世界上自创文字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属单音节文字,字形构造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文字。

关于彝文的起源,学术界有多重看法:一是认为彝文至远在东汉就已广泛使用,目前东汉的《依洛印》上铜制彝文就是佐证;二是认为彝文在隋唐时才有;三是彝文创于唐,集大成于明。文物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西安半坡》一书介绍了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片刻划符号,这些50多个符号中有20余个与彝文相似。

彝族虽然很早以前就有了文字,但发展十分缓慢,且没有专职学校,也没有印刷体。文字的传授,是靠毕莫来教,凉山彝族一般习惯是父传子。因为文字都是手抄体,在相互传抄中,出现许多自造的异体字,这样就出现了自己家族传下来的文献只有自己才认得的局面。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凉山彝文进行了规范,将原来的8000余单字,经过规范整理成819个音节推广使用,深受彝族人民的欢迎。 彝文的书写工具一般用鹰翎管或竹杆签作笔,墨水是锅烟拌松汁和鸡血作成。由于当时没有纸张,便写在竹片、兽皮或刻在木板、骨头上。


03

凉山彝族的来源



凉山彝族地区,在石器时代就留下了许多人类居住的痕迹。 1977年在昭觉县附城、竹核、四开、俄尔等地发现大量的古代石板墓遗迹,当地彝族称“仆苏乌乌”,而在安宁河沿岸的大石墓也揭示了最早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农耕民族——邛人的遗存。 这些石刀、石斧是西昌礼州遗址出土的文物,另有大石墓出土的陶器,西昌、盐源等地出土的青铜兵器,宋代的陶俑,明代的铜鼓,都是各个时期人类在此留下的生活遗迹。

关于彝族的来源,有众多不同的说法:

(1)北来氐羌说。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上来看,现在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均为古代氐、羌南迁而来,故许多学者经考证认为彝族也是古代羌人南迁而来。

(2)楚来说。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踽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踽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踽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另据楚方言与彝语的比较研究和两地漆器文化的相似处,部分学者以为彝人为楚人的后裔。

(3)西来说。18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各国以各种名目进入凉山彝族地区探险、考察、传教等活动,以彝人体貌呈现体高、高鼻、深目、卷发等特征,得出彝族为雅利安人种的后代。

(4)土著说。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1975年该州禄丰县又出土了“拉玛古猿化石”。因此有学者认为:“祖国大西南这片土地上,远古时期就是以彝先民(包括各彝语支)为主体的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传说,都表明彝族是从外地迁徙来到凉山的。

据彝文史书《勒俄特依》上说的从“兹兹普乌”(云南昭通)迁到凉山来的,至于为什么来凉山,是“找到了这块好地方”,还是被打败了才来凉山的,说法不一。不过有记载说:“阿者抗9年,古侯抗9月,俄穆见面就跑。”最后,古侯家支与曲涅家支迁移到凉山。

这个以幻影成像展示的就是凉山彝族从云南昭通一带迁往凉山,古侯与曲涅家支在凉山最后分路发展的场景。


04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出现和发展



根据彝族家谱推算,凉山彝族在古侯、曲涅由云南迁往凉山时,便带有奴隶,家谱有70余代,每代按30年计算约有2100年,而汉史记载西汉末及东汉,就有“夷帅”、“豪帅”,也就是彝族奴隶主了,《华阳国志》记载有关于凉山彝族掳**作为奴隶的实例。因此,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有2000多年历史,应该是可信的。所谓“鬼主”是指唐、宋史书记载凉山彝族首领中,有部分为祭师,故称作“鬼主”。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是“羁縻”制度。

从元代开始,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度。当中央政府统一了当地少数民族以后,采取“以夷治夷”的方法,推举当地已经归顺了的首领,封以官职,管理属民,适当的纳税上贡。这些“皇清职贡图”就是当时凉山地区被册封的土司的画像,主要从服饰上区别各姓氏土司,以便掌管土司的纳税、执政情况。元朝时期,中央册封的凉山彝族最大的土司罗罗斯宣慰司,后又称“两利大鬼主”,是凉山利利土司。到清朝中期,凉山地区共有土司十余家,其中较有势力的土司是沙马、斯兹、阿卓、阿都,史称凉山“四大土司”。

展厅内的铜印和衙门照片是清代的土司印、土司的官服、土司的布告,清政府后来执行“改土归流”政策,即把土司的权力削弱归朝庭直系官员“流官”。凉山地区“改土归流”后,土司势力被削弱,原来较稳定的衙门办公制度遭到破坏,社会开始动荡,第二等级诺合等级利用家支制度乘机掠夺土地,重新归复到奴隶制度。

展厅内彝族土司衙门的场景:土司正座于衙门大堂,两侧对立下属家支头人,共同参与衙门诉讼事物的处理。门上匾额对联:奉旨出京华,承德镇邦家。横幅:建威家声。反映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斯兹兹莫的衙门场景。建威是这家土司在清代被授予的将军封号。外面这块匾额是当地汉族乡绅在其后代孙辈的生日贺喜时赠送的匾“宏乃烈祖”,反映了当时的彝汉上层的社会关系。

展厅内岭承恩墓志铭:这块石碑是凉山四大土司之一斯兹兹莫的后裔岭承恩的墓碑。碑文详细记载了岭承恩因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有功,被清政府封为土游击的内容。

展厅内另一块石碑记载的是:现普格县境内某个地方彝、汉间常因水源问题闹纠纷,这些矛盾和纠纷过去都是找土司衙门解决,但现在需按照大清律例到 “流官衙门”去解决。这根石柱上的内容记录了凉山“改土归流”的一个实例。


05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后期



1840年**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内地禁烟运动的开始,大量**流入凉山这块半封闭的地方,在此种植并销售,一方面**的危害凸显,另一方面**贸易使得凉山彝族开始为外界所认识,同时许多西方文化也开始进入凉山,如明**、玻璃制品、马灯以及后膛**等。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等人第一次将凉山彝族文化(包括彝族的体质面貌)介绍到国外。

展厅内陈列的“法倮字典”就是当时法国传教士在四川、云南彝族地区整理了1 8年出版的书。国民政府也开始在凉山地区办学校,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展厅陈列的课本就是当时国民政府编纂的教科书,还有外国教会赠送的医疗仪器。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凉山彝族也开始与外界频繁交往,特别是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如盐、布、生产工具等都需要从内地汉区引进,汉商则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以**的盐、布等交换彝族的皮货、药材。俗语“彝人离不开**的盐巴,**离不开彝人的皮货”就是对当时彝汉贸易交流的真实写照。

汉商在彝族地区必须请彝族地区家支头人来“投保”,即按照一定的比例用商品或等价值的银锭金钱来投保,以求得自我人身及财产安全。

展厅内陈列的布、盐、丝绸、针、线都是彝族需要从外引进的商品。这些吸食**的用具和种植**的工具在当时凉山各地十分普遍,据调查有些地区种植**面积达总耕地面积的50%,如金阳县灯厂区。由于**大量种植和销售,很多地方每年都出现了“赶烟会”的集市。其中最有名的两大市场是凉山北部的甘洛县田坝和南部的灯厂区。**种植与贸易使得凉山彝族手里积累了大量的金银货币,各家支有资金来购买现代化的新式武器来发动家支战争和民族间战争,社会也由此更加动荡不安。

展厅陈列的金条、银锭、银元、银元宝是社会流通的货币。按市场规定一斤为16两,一锭银为10两=14个银元。


06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消亡



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凉山境内,在凉山境内活动达20多天,红军所执行的民族平等政策,深获凉山各族人民的好感,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红军在凉山地区召开了“会理会议”、达成了“彝海结盟”,打破了“红军要重蹈太平天国石达开之路”的预言,顺利通过凉山彝区。

红军严格执行民族平等政策,有别于以往历代中央政府的军队,所到之处解救穷苦百姓、解放彝族人质,这使许多彝、汉青年积极参加红军队伍,北上长征。

展厅内展出的这些照片是当年参加红军的凉山彝族红军战士胜利到达陕北后拍摄的。当年红军过凉山时,所到之地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银手镯买老百姓的柴米,展厅陈列的刀、马灯、号嘴就是当年红军留下的文物。

“果基支队”旗:展厅内所陈列的这面旗(本馆所藏为复制品,原件现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就是彝海结盟后,红军将领**赠给果基首领小叶丹的“果基支队”旗,旗上所写意思是“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队长小叶丹” 。

展厅展出的油画反映的是当时红军先遣队司令和彝族家支头人果基小叶丹在彝海结盟的场景,而电视所播放的影片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结盟的过程。


07

一步跨千年--伟大的**改革



1950年大西南解放,成立了西康省凉山工作团。西康省辖西昌、雅安、甘孜(包括现**的昌都地区)地区。

1952年8月西康省凉山工作团进入凉山腹心地区,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团结、平等政策。

1953年,以刘格平为首的中央慰问团深入凉山腹地,对民族上层人士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使他们大多数人拥护**的领导。

展厅内所展出的这些用彝、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旌旗是当时中央慰问团来凉山时的慰问旗,棉衣裤是民改工作队带给凉山人民的救济品,武器是从彝族各阶层手中缴获的各种**。民改中,部分彝人由于自身利益或受到各种势力的挑唆,上山武装叛乱,民改工作队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基干民兵武装和部队一齐参加平叛工作,至1957年才基本结束平叛工作。

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区(后改成自治州)成立,并成立了各级政府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改革的各项运动。至1956年,**改革基本完成,凉山彝族奴隶制度彻底宣告结束。从此,凉山彝族人民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当家作主人。


08

家支制度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组织,家支组织实际上起着政权机构的作用。家支彝语称“此伟”,意为同祖先的后代,彝族随父姓,一个姓就是一个大的家支,就像树枝一样,这个大的家支又繁衍若干的亚支、分支到户,凉山彝族至今都十分清楚地保留着自己的家谱。

家谱就是明示着自己属于哪个家支的证明和依据,在旧凉山,如果一个人没有家谱或不懂自己的谱系,是寸步难行的。因此,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从小就熟悉自己的家谱及其社会成员的家谱,即使那些被掳来的外族奴隶,他们也积极通过婚姻关系,建立自己完整的家谱关系。

家支有自己的政治领导人物——“苏依”和“德古”,他们的产生,既非选举,也非任命和世袭,而是他们在平常的社会活动中,善于处理各种家支事务得到信任,受到公众的拥护而自然形成。

他们没有高于一般家支成员之上的特权,也没有固定的俸禄,除了要以身作则、遵守法规(习惯法)之外,还需带头捐物、捐款,带头冲锋陷阵,剩下的时间还要自食其力,经营家业。

“苏依”和“德古”在调解社会矛盾纠纷时,当事人会自愿给一定酬金,算是“劳务费”。虽然这个领袖人物没有什么物质利益,但在凉山彝族社会,人们十分崇尚名誉。“虎靠一张皮,人靠一生名”,人的社会价值是“富有第一,德古第二,勇敢第三”。

家支成员以积极为家支利益出征为荣。兵器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所以各个家支用财力制作各种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出征作战是男子的荣耀,兵器越贵越好。以铠甲为例,用大象、犀牛皮最好,其次是用牛皮。为了阴阳相对,铠甲分雌、雄,雄铠甲外出作战,雌铠甲守家护院。

家支有自己的议事制度,分“基尔基铁”和“莫格”两种,前一种是小范围的讨论和研究;后一种是大型的家支或若干家支参加的**,凡属家支成员及隶属成员均可参加这种**,且都有表决权和否决权。


09

等级制度



据彝族史料记载,彝族社会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进入奴隶社会,社会成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分为兹、莫、毕、革、卓五个职业等级。汉语就是君、臣、祭师、匠人、普通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以权力和尊卑分为兹莫、诺合、曲诺、嘎加、嘎西五个等级,兹莫、诺合等级属于统治阶级,曲诺、嘎加、嘎西属于被统治阶级。按1956年统计的人口比例是兹莫O.l%、诺合6.9%、曲诺50%、嘎加30%、嘎西10%。

凉山彝族社会成员的等级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据进行划分的。保持等级不变的唯一手段就是保持婚姻的等级内婚制。

兹莫:统治等级中的最高等级,依血缘世代承袭。

诺合:统治等级中地位低于兹莫的一个等级。后来在兹莫势力逐渐衰败的情况下,脱离兹莫统治,并取代了兹莫的统治地位,成为近代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主要统治者。

曲诺:有一定人身自由和独立经济权力的平民,曲诺有兹莫辖区和诺合辖区之分,前者的社会地位要高一些。

嘎加:有一定经济地位,有财产的奴隶,一种是由原来的曲诺因为贫困降下来的;另一种是嘎西在强行婚配后,与主子分居而成家的。

嘎西:单身奴隶,没有家,住在主子家,有外边买来的外族人,也有一些是随女主子陪嫁来的,或者是由曲诺降下来的以及其他各等级的孤儿。

厅内陈列的金银器皿,是当时有钱人的生活用品。特别是五嘴酒壶,其是用银制作,有五个嘴管,里面设有五个眼,内有五朵金花,金花下是银制浮漂,当酒入壶中银浮漂上升金花露出壶面,便知有酒,当酒无时金花随之下落。五根嘴管实际上只有一根是通的,其余四根是死眼,主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戏弄客人会用与否,因为通的那根是有标记的,暗示但凡见过世面的人都应该知道,客人当众出丑就显示出主人家与众不同的高贵。

奴隶可以任意买卖、转让、抵债,但是被买来的嘎西、嘎加也可以赎身,还可以提出到另一家当奴隶。包括曲诺也可以投靠到另一家。这里两张表格一是反映奴隶价格的表格,奴隶的价格与其年龄、性别有关。另一张表格反映的是一个被转卖了十一次的奴隶的案例。

展厅展出的金头冠、银蓑衣、金龙头、银马鞍,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最富有的标志,在大的**上向别人展示以提高自己家支的声誉。所有这些贵重的物品、生活用具,是不讲等级的,据说唯一讲等级的东西,就是那个五嘴酒壶,低等级不能做,还有餐盘,另外有些大规模的房屋建筑,高等级才能住,有怕身份地位不够高被“克死”的说法。


10

习惯法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家支林立,没有统一的王权,但有妇孺皆知的习惯法。

“习惯法”,彝语称“节威”,意思是“按规矩执行的制度”。它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不成文的法律,是家支头人解决社会矛盾,处理各种事务的法律依据。这些法规既符合彝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又是能使众人都能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处理方法,至今有些民事纠纷案件,仍然按习惯法作民事调解处理,效果较好。

习惯法将案件分为“黑、花、白”三种,“黑”是重刑案,“花”是中刑案,“白”是轻刑案。习惯法的宗旨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对当事人双方进行不断调解,达成协议,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把“黑案”调解成“花案”或“白案”是德古有本事的表现,反之就是德古无能。

现在陈列的“习惯法”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收集整理的美姑县阿尔马家支地区执行的习惯法,与凉山其他地区的习惯法大同小异,各家支之间习惯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某些“赔偿费”方面多少有区别,倒如阿尔马地区人命赔偿费诺合等级是白银1700两,而其它地方只有1200两。

习惯法中还有一种“死给案”,就是指当某一方由于受辱或气愤之极自尽时,另一方就背上“人命案”,这种死给案是不讲理由的,只要有人死给你了,你就得背上人命债,就得按“杀人案”处理。

在习惯法无法裁定某些案件时,可以用“神明裁决”的方式进行裁断,这是一种心理镇摄的方法。这个场景就是表现的在毕摩主持下,原、被告双方举行端铧口的场景,先有毕摩念经,将铧口烧红,原告方在手上垫木棍九根,端此铧口走九步,扔掉后,由毕摩查看手是否烫伤,如烫伤判官司原告方输,没有烫伤判被告方输。凉山彝族历史上用这种方法裁决案件的例子还不少。

还有一种方法即可以用家产来决定输赢。就是双方在中间人的证明下,比家产财富,也可以动员自己亲戚帮忙。而且有些动员亲戚参加的规模还很大。利用这种方法定胜负后,胜者威名远扬,输者身败名裂,受人嘲笑。


END



热门评论

    子曰全景技术支持

    发表取消

    VR全景
    VR全景服务商
    热门关键词